翻译的日积月累、勤学苦练
本地化入门系列一:常见误区
敏言小编按语:
“本地化”这一名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本地化的定义可能依然比较模糊。从本周开始,敏言翻译将陆续为大家介绍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在去年推出的《本地化入门手册》中的一些知识点。今天介绍的是本地化的几个常见误区,为大家厘清有关本地化的几个误区。
本地化是将一个产品按照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生产活动。翻译时将软件中的用户界面、帮助文档和使用手册等载体上的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除了翻译,本地化还包括其他多项内容,如软件编译、测试、桌面出版和项目管理等。因此,本地化并不等于翻译,翻译只是本地化工程中的一项工作。
对于那些本地化性能良好的产品,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将需要进行本地化的内容从编码中单独分离出来。这些内容包括菜单、对话框内静态文字符、屏幕提示、图标、版本信息等。这样,在本地化过程中,只要针对这些需要本地化的资源信息进行各种语言的本地化即可,而不会因为本地化影响语言产品的功能,也不需要更改源代码。
说明:采用国际化技术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本地化性能。从技术开发的角度讲,产品国际化的整个产品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等过程,都会充分考虑并满足产品本地化的要求。
上图从工作内容、工作特点、企业收益、人员能力要求等七个方面阐释了本地化项目和翻译项目之间存在的特征差异。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下面的表格以某软件本地化项目为例,根据上述的几个维度,描述了本地化项目和翻译项目之间存在的一些具体差异。
本地化入门系列一:常见误区
本地化入门系列一:常见误区
本地化入门系列一:常见误区
本地化入门系列一:常见误区